> 文章列表 > 古代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

古代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

古代春节为什么要贴门神

门神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,主要是在春节期间贴在家门上,以祈求家庭平安和驱邪避祸。贴门神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民间信仰和神话故事。

过年张贴门神蕴含着驱鬼镇邪、消灾去祸、祈福保平安之意。在民间,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。古人认为,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。因此,门神往往被描绘成相貌威武、英勇无敌的形象,既能镇住家门,又能保护家庭免受邪恶的侵害。

据传,古代中国有两位神话人物,他们是门神的原型。他们分别是神萘和郁垒。在《黄帝书》中曾提到,神萘和郁垒两位勇士在一颗桃树下检阅百鬼,发现有恶鬼害人就把他们绑起来,以保护人民的安全。这一神话故事奠定了门神的形象和使命。

同时,古代许多统治者也非常重视门神的作用。据传,唐太宗曾生重病,夜晚听到门外有鬼魅呼号,彻夜不得安宁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唐太宗让秦琼和尉迟敬德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,结果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。这一经历使门神成为贴春节之时的重要习俗。

过年贴门神的习俗源远流长,传说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,是为了驱鬼避邪、保平安。在《山海经》、《史记》等古籍中,就有关于贴门神的文字记载。据传说,门神可以神通广大,化身鬼怪,能够驱赶妖邪,保护家门平安。这一传统习俗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传承和遵循。

贴门神的习俗还延伸至其他节日,如年初八的“迎神”活动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贴上门神,以期迎接神明的到来,祈求新的一年万事如意、平安吉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