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混无彼我之心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混无彼我之心”全诗
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
宋代 释正觉
净不涉缘,照不对物。
用无去来之相,混无彼我之心。
稳稳密密,玲玲珑珑。
宛转虚玄事不彰,明暗只在影中圆。
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释正觉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净不涉缘,照不对物。
诗词开篇即表达了净化心灵的意境。\"净\"表示心境纯净无染,不受外界因缘的影响;\"涉缘\"则暗示了超脱于尘世的状态。\"照不对物\"意味着无所执着,不与外物相应。通过这样的表达,诗词传递出超越世俗纷扰的心灵境界。
用无去来之相,混无彼我之心。
这两句表达了禅宗思想中的\"无我\"观念。\"无去来之相\"指的是没有执著于过去和未来,超越时间的束缚;\"混无彼我之心\"则指的是没有分别心,消解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。这种超越个体的思想,旨在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脱。
稳稳密密,玲玲珑珑。
这两句通过形容词的反复运用,表达出一种平稳而精细的心境。\"稳稳密密\"形容内心安定平和,没有波澜起伏;\"玲玲珑珑\"则意味着内心清澈透彻,充满智慧。整个描述给人一种宁静中蕴含着高度洞察力的感觉。
宛转虚玄事不彰,明暗只在影中圆。
这两句诗意深邃,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与虚幻的思考。\"宛转虚玄\"表示事物的变幻和虚幻性;\"事不彰\"则指出现实世界的表象并未揭示真相。\"明暗只在影中圆\"暗喻了人世间的种种现象只是表象,真正的实相只能在内心的影子中觉知。这种对于现实与虚幻的领悟,展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思索。
《偈颂二百零五首》以简练的词句表达了禅宗的境界和思想,强调了超越尘世的解脱与心灵的自由。通过对于事物的观照和对内心境界的描绘,诗词传递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和宁静。这首诗词深邃而含蓄,引人深思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