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清斋时隐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清斋时隐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清斋时隐几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清斋时隐几”出自宋代郭印的《次韵曾帅遣意三首》。

“清斋时隐几”全诗

《次韵曾帅遣意三首》

宋代 郭印

每入先生室,欣闻所未闻。

心君降六贼,笔阵扫千军。

炉鼎无人会,刀圭与客分。

清斋时隐几,閒看岭头云。

《次韵曾帅遣意三首》郭印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次韵曾帅遣意三首》

朝代:宋代

作者:郭印

中文译文:

每次踏入先生的书房,我都能欣喜地聆听到前所未闻的声音。心中感慨先生降服了六个贼寇,挥毫如阵,驱散了千军。炉鼎虽无人相伴,却与客人共享光辉。清晨时分,隐居书斋,我静静地观赏着岭头飘荡的云霞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宋代郭印所作,以次韵曾帅的诗作为创作的起点。诗人描述了自己进入曾先生的书房后的愉悦感受,以及对曾先生才华和胆识的赞赏。曾先生被称为\"先生\",显示了他的学识和威望。诗中提到他\"降六贼\",这可能是指曾先生在文学创作中对六种不良文风的抨击和清除,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才华和力量。诗人将曾先生的笔力比喻为阵法,形容其笔力犹如雄军扫荡千军,展现出他的豪情壮志。

诗中还描写了曾先生独处时的清雅景致。炉鼎无人会,却能与客人共享光辉,显示了曾先生独具的品味和胸怀。诗人在清晨时分来到曾先生的书斋,观赏着远处岭头飘荡的云霞,这种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深思之感。通过描绘曾先生的生活环境,诗人展现了曾先生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学识。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表达了对曾先生才华和胆识的赞美,同时展现了曾先生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书斋中的宁静景致,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、雅致和学问的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