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“天津风月胜他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天津风月胜他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天津风月胜他处”的出处是哪里

天津风月胜他处”出自宋代邵雍的《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》。

“天津风月胜他处”全诗

《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》

宋代 邵雍

不把忧愁累物华,光阴过眼疾如车。

以平为荣忝知分,待足求安恐未涯。

食罢有时寻蕙圃,睡馀无事访僧家。

天津风月胜他处,长是思君共煮茶。

《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》邵雍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诗词:《依韵和王不疑少卿见赠》

朝代:宋代

作者:邵雍

不把忧愁累物华,

光阴过眼疾如车。

以平为荣忝知分,

待足求安恐未涯。

食罢有时寻蕙圃,

睡馀无事访僧家。

天津风月胜他处,

长是思君共煮茶。

中文译文:

不要让忧愁压垮美好的事物,

时光如飞驰的车子一样迅速逝去。

以平淡为荣幸,知道自己的分量,

期待满足而追求安宁,担心没有尽头。

用饭后有时候去寻找那美丽的花园,

睡眠结束后无事可做时去拜访僧人。

这里的天津风光胜过其他地方,

我长久以来一直思念着你,我们一起煮茶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是宋代邵雍写给王不疑少卿的赠诗。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思念。

诗的开头两句,“不把忧愁累物华,光阴过眼疾如车”,表达了忧愁和时光的瞬息而逝的特点。诗人劝告不要让忧愁压垮美好的事物,同时强调时光的短暂和匆忙。

接下来的两句,“以平为荣忝知分,待足求安恐未涯”,表达了平淡生活中的满足和追求安宁的渴望。诗人认为以平淡为荣,懂得自己的分量,但也担心追求满足可能是无止境的。

接着是“食罢有时寻蕙圃,睡馀无事访僧家”,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闲暇时寻找美丽花园和拜访僧人的日常生活。这些安静的时刻让他感到宁静和满足。

最后两句,“天津风月胜他处,长是思君共煮茶”,表达了诗人对天津的美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天津的风景胜过其他地方,但诗人更加思念与友人一起共度的时光,特别是一起煮茶的时刻。

整首诗以平淡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之情。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寻常,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满足和对友人的思念,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生活态度。

护肤补水产品